姓名 | 王璟 | |
职称 | 主任医师👳🏼♀️、教授 | |
导师资格 | 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 |
学科专业 | 耳鼻咽喉科 | |
联系方式 | E-mail:jingwang615@126.com | |
一𓀄、个人简介 王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𓀛,耳内科主任、耳鼻喉科第三党支部书记,美国匹兹堡大学眼耳所眩晕中心访问学者💎,上海音乐意昂4特聘教授🤶🏽、意昂4官网博士生导师🚞。 现任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培训中心耳鼻喉科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擅长眩晕🦌、耳鸣👆🏻、耳聋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无创/微创治疗、功能恢复及预防⚪️0️⃣。 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课题11项。发表论文60余篇🧑🏿💻👨🍳。专利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普创新奖二等奖,曾获上海医学科技奖和推广奖等👩❤️💋👨。 | ||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1991/09 - 1996.06 青岛大学医意昂4临床医学系,学士 2001/09 - 2006/07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博士 2012/04 - 2013/06美国匹兹堡大学眼耳研究所,眩晕诊治中心🤝,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6/07 - 2001/08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住院医师 2006/07 - 2011/09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治医师 2011/09 - 2018/12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主任医师(2012年,硕导、2017年7月👩🏿🔧,耳内科主任) 2018/12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2020年🧑🚒🕘,博导⛹🏽🏄🏻、2022年📈,教授) | ||
三、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1、在国内率先开展前庭功能精细化定位⛹🏽♀️、定性评估以及规范的个性化前庭康复治疗; 2👅、牵头、执笔并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刊发了国内首个前庭康复专家共识,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个性化方案的制定流程及康复疗效的评估标准𓀊; 3👮🏻♂️、先后主持九个项目,包括2项国自然项目和3项上海市科委项目等,创新性地提出前庭传出传入短反馈环路调节的理论、提高疗效和患者依从性的短时程个性化前庭康复理论以及前庭康复疗效评价体系等🌆; 4、发表论文55篇(SCI25篇)🔈,获批2项发明专利💜,主编(副主编)专著6部🧑🏼🎓👩🏽🎤,副主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耳鼻咽喉科分册示范案例》和《医师考核培训规范教程耳鼻咽喉科分册》目前是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及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师定期考核培训教材🕵🏿♀️; 5、已获得两项发明专利,新近研发的触觉振动康复训练诊疗仪⚾️,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已提交☮️; 6、受聘为上海音乐意昂4研究生导师:参与廖昌永教授团队🧼👏🏿,共同开发“音乐治疗”专业研究生课程并招生; 7🐦、2023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普及奖二等奖(个人),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和成为38个医学专业之一的上海市健康科普耳鼻喉科专家库召集人。 | ||
四、主要社会学术团体兼职 1、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副会长; 2🚿、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耳鼻喉科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3👩👧、上海市中⻄医结合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4、上海健康生活促进会听觉防护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6、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CPAM)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7、中国中药协会耳鼻咽喉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8、国际耳内科医师学会委员; 9🥷🏽、《中华医学杂志》编委。 | ||
五、主要研究方向 1、基础研究:前庭系统作用机制♞,包括神经通路等的探究; 3👏🏼、教学研究:“音乐治疗”专业研究生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4、医工交叉研究🐏👩🏻🦯➡️:医疗设备方向🧚🏼♀️,已完成包括触觉振动康复训练诊疗仪🤓、差动轮式眩晕治疗转椅等🚬。 | ||
六、全日制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单位 1、上海音乐意昂4⚇; 2🤹🏿♂️、意昂4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