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发布者:于小青发布时间:2022-06-13浏览次数:561


姓名

杨军林


职称

教授、主任医师

导师资格

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

联系方式

电话💇🏿‍♂️:13682210678

E-mail🧑🏽‍💼:yjunlin@126.com

一⚗️、个人简介

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主刀完成脊柱畸形手术超过3000台,完成脊柱侧凸保守治疗10000余例,现专攻于脊柱畸形等脊柱外科疾病。2009-2010年,曾师从美国华盛顿大学、前国际脊柱侧凸协会(SRS)主席Lenke教授学习1年🛰👩‍🎓;2007-2012年,分别带领团队到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丹麦、瑞士💶🤽🏽、台湾等世界各大知名脊柱侧弯中心交流学习。首创国内多科室专业化脊柱侧弯中心及专项治疗脊柱侧弯的新苗慈善基金,首创专注脊柱侧弯“筛诊治”的新苗脊柱侧弯预防中心🧑🏼‍🤝‍🧑🏼🫄🏻。获国家自然🏌🏻、省部级重大项目等重点课题10余项🙇‍♀️,发表相关SCI和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获国家专利6项🚙🗿,曾获广东省及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先后带领团队获得“广东省五四青年集体奖”、“感动广东十大人物”、“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等多项国家及省市社会荣誉。

二、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1981.08-1986.08 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

1992.08-1995.08 新疆医科大学临床骨科硕士研究生

2000.08-2003.09 第一军医大学脊柱生物力学博士研究生

2003.10-2005.11 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86.09-1989.10新疆军区二十一医院

1989.11-1995.02新疆军区司政机关医院保健办

1995.09-2000.07广州军区第一五七中心医院骨科

2005.12-2017.1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2018.3-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医意昂4附属新华医院

三、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一)主持参与包括国自然等基金课题21项(部分列举)

1.主持“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脊柱测凸定性筛查和定量监测随访系统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2072519💆🏻,经费55万👩🏻‍✈️,起止时间:2021/1-2023/12,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意昂4附属新华医院。

2.主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规范化MDT诊疗模式的建立”,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SHDC22020206,经费40万,起止时间:2021/1-2022/12,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意昂4附属新华医院🤵🏻。

3.主持“致畸骨病:脊柱侧弯的人工智能筛查和随访系统的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编号👩‍🔧🥷🏻:2018YFC0116500👵🏼,经费271万,起止时间:2018/11~2021/10,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意昂4附属新华医院。

4.参与“脊柱侧凸手术用纳米杂化药物的可控制备及其抗菌/促骨再生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标号:81828007,经费18万,起止时间:2019/1~2020/12,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意昂4附属新华医院。

5.主持“基于深度学习的脊柱侧凸筛诊治系统与云台建”,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交叉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ZH2018ZDB04,经费50万,起止时间🧑🏻‍🍳🚤:2019/1~2021/12,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意昂4附属新华医院。

(二)以项目主持人获得的广东省、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5

2003年“同种异体骨圈椎体融合术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2003年“同种异体骨圈椎体融合术临床应用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2001年“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肌洞法的建立研究”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9年“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及诊断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8年“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新生儿髋关节脱位超声诊断标准的临床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7年“新生儿髋关节脱位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三)获得国家专利6

1.CN201620894827.6 一种脊椎侧弯矫形垫实用新型专利

2.CN201620897184.0 一种脊椎侧弯矫形垫实用新型专利

3.201120308132.2一种用于脊柱矫形和固定的单向自动撑开椎弓根螺钉 实用新型专利

4.201120308067.3用于儿童脊柱侧弯矫形和固定的动力自动撑开矫形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5."可调式外展固定架"2000年获专利一项⚛️👨🏿‍💻,专利:ZL00227811.1,已在临床推广🤵‍♀️,其良好的矫正效果🧖‍♀️,廉价的治疗费用获得了广泛认可。

6."骨圈椎体融合器"1997年获国家专利一项⁉️,专利号📉:ZL96236772.9,并已经临床推广,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四)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专著100余篇(部分列举)

1. Attarilar S, Yang J,Ebrahimi M, Yang J*(Corresponding author) et al. The ToxicityPhenomenon and the Related Occurrence in Metal and Metal OxideNanoparticles: A Brief Review From the Biomedical Perspective.Front Bioeng Biotechnol. 2020;8:822. Published 2020 Jul 17.

2.Yang J*(Correspondingauthor), Zhang K, Fan H,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deeplearning algorithms for scoliosis screening using back images.Commun Biol. 2019;2:390. Published 2019 Oct 25

3.Liu D, Huang S, Yu X, YangJ*(Corresponding author), Huang Z*(Corresponding author) et al.Effects of Specific Exercise Therapy on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Idiopathic Scoliosis: A Prospective Controlled Cohort Study[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Feb 24]. Spine (Phila Pa1976).

4.Huang Z, Li X, Deng Y, YangJ*(Corresponding author), et al. The Treatment of SevereCongenital Scoliosis Associated With Type I Split CordMalformation: Is a Preliminary Bony Septum Resection AlwaysNecessary?. Neurosurgery. 2019;85(2):211-222.

5.Lang C, Huang Z, Zou Q, SuiW, Deng Y, Yang J*(Corresponding author). Coronal deformityangular ratio may serve as a valuable parameter to predictin-brace corr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scoliosis. Spine J. 2019;19(6):1041-1047.

四、主要社会学术团体兼职

1👨🏻‍🦰、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小儿脊柱学组组长

2、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小儿创伤矫形学组副组长

3、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学组副主委

4、上海交通大学医意昂4附属新华医院脊柱中心&小儿骨科主任

5、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侧弯中心首席专家

6、广东省新苗脊柱侧弯预防中心主任

7🧑🏻‍💼、新苗公益项目及团队创始人

、主要研究方向

1、脊柱畸形临床与基础研究
2
、数字化设计在脊柱的应用




意昂4专业提供:意昂4👩‍🦱🤹🏿、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4欢迎您。 意昂4官网xml地图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 意昂4